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7章 袁术和刘焉都感觉很恶心

张玉兰当着母亲的面问及外男,卢夫人也没什么反应。

仿佛女儿问的是衣物钗环,不值得大惊小怪。

张祯心说这家可真开明,要换了京中人家,做母亲的肯定当场教训女儿。

不过,想想卢夫人往日的作风,又觉得这很正常。

正商议着玉容记开在哪儿、上些什么产品、定价几何,忽有丫环来报,刘太常求见。

刘太常是谁呢?

就是刘焉。

张祯一直觉得他快死了,随时准备着听到他的死讯,悼词都已让幕僚写好,可他就是不死。

上个月,顶着一脸死气乘车进长安,同行的还有二子刘诞,三子刘瑁,四子刘璋。

刘瑁的狂躁症,连自己都有所察觉,总是控制不住的想打砸东西。

吴夫人有了张祯的提点,知道这是病,软语劝说他到长安请华佗神医诊治。

他也不想讳疾忌医,加重病情。

因而入冬后就禀告父亲,要来长安求医。

为啥是入冬后呢?

因为入冬前他和几个兄弟都在寻矿,入冬天冷,不便上山,大家都在府里窝着。

他也就不怕落后于兄弟们。

刘焉一听也动了念,此前他对求医兴致缺缺,是觉得自己并非病重,而是寿元将近,神医也救不了。

安心地等死。

可既然等来等去都没死,那不妨让神医治一治。

便也要来长安。

长子刘范重任在身走不开,打发二弟、四弟一同前往,随行侍疾。

就这样,父子四人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来到了京城。

刘协见了他们,相对而泣大半天,一个赛一个的会哭。

其实刘协内心欢乐得很。

他心里有本账,谁忠谁奸他都记着。

刘焉就在奸臣第一页,只在董卓之下。

因为,恢复州牧制就是刘焉的谏言,自此诸侯割据,皇权旁落。

而刘焉会去益州为牧,也是因为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

其心可诛!

此时见他臣服于朝廷,又老迈将死,刘协怎能不畅快。

脸上哭着,心里笑着。

还赠刘焉太常寺卿之职。

对了,袁术也是太常。

刘协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