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1章 图谋辽西

冯兰说道:“谈到诸兵种合作,我在军事学院读书的时候,见过沙盘,那个东西用来推演军事行动非常直接、高效,一目了然!

我们也做几个,用来锻炼我们军官的战役部署和战术安排!”

李绍荣笑道:“那好,这个事情就由你来做!

这是公子一贯的作风,谁提出来的办法,谁执行,当然,也是谁受益!

另外,马上写战报,报告军委会和公子,并请求下一步作战方案!

大家做好准备,如果本将军估计不错,我们将会西征,攻占营州!”

等待命令期间,索自通每日升空,带领飞行军演练在空中的集合与分散等布阵技术;

师长们根据李继岌的《操兵实录》磨合骑兵与炮兵的协同作战;

王思同则是在平州城以西五十里,构建三座新城,既抵御来自西边的契丹人,又能保护刚建立的平州城。

此时,听说子弟军占领平州的大同朝宰相韩延徽,兴奋地第二次来到平州,传达军委会的命令。

与此同时,韩延徽讲述了契丹的民族构成、人口情况、政治和城防布局等重要的信息。

其中,主要是契丹人口和军事重镇的情况。

辽朝建立之前,契丹疆域内就有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

辽朝虽然是以契丹人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但在其人口总量中,却是以汉人为多。

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后,契丹总数约为840万。

其中,主体民族契丹人约为150万,汉人约为330万,其余为渤海遗民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口。

辽朝并不是契丹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其前身是契丹遥辇汗国。

辽朝的主体民族契丹人发祥于辽西的西辽河流域一带,907正月,耶律阿保机在辽东的龙化州(在奈曼旗西北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交汇处)"燔柴告天,即皇帝位",正式建立辽朝。

所以,契丹人兴于辽西,但建国却在辽东一带。

辽西是中国北部牧业区与南部农业区的分界地带,一直就有深厚的农耕传统,也一直有汉人居住和生活。

秦始皇灭燕国,大批的燕地汉民跟随燕国贵族逃往辽东,并定居下来。

后来西晋灭亡,中原被五胡乱华所害,中原的士族百姓,除了大量迁居江南外,还有一大部分人迁居到辽西和辽东一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